【防治】卡特兰病虫害防治


卡特兰病虫害防治卡特兰属兰科附生兰类, 的原产地在美洲热带和亚热带, 其中哥伦比亚和巴西野生最多 。 其花色五彩斑斓、花型硕大、气味芬芳, 有“热带兰之王”之称, 哥伦比亚、巴西、哥斯达黎加等国都以卡特兰为国花 。 由于病虫害的侵染, 使兰株部分器官生长受阻, 造成兰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降低, 因此在卡特兰的日常养护过程中, 需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, 以减少损失 。 下面介绍兰花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。

病害

炭疽病主要侵害卡特兰的叶片 。 发病初期, 叶片上产生浅色凹陷斑点, 病斑处会产生同心圆状小颗粒, 以后斑点逐渐变大成圆形, 斑点颜色逐渐加深, 直至深褐色, 严重时全叶变黑 。 多为通风不良和闷热所致, 同时氮肥过量也易引起此病菌的感染 。

防治方法:除去病叶, 伤口处涂抹杀菌剂 。 加强通风, 减少湿度, 增施磷、钾肥, 增强兰花的抗病性 。 并用多菌灵、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, 以后每隔10~15天喷药1次 。

花枯病多危害卡特兰的花或花序, 幼嫩的芽也易受感染 。 感染部分为凹陷的暗褐色至黑色病斑, 上面通常覆盖白色的菌丝体以及小的粉色孢子, 严重感染能使花在芽期变黄、凋落 。 此病也能感染叶片, 多在受伤组织处出现小斑点 。 多因花鞘积水、高温潮湿所致 。

防治方法:栽培过程中注意环境湿度不可太高, 特别是在夜间温度较低时 。 花芽分化期浇水时注意不要把水撒到花鞘中 。 在植株发病时需剪除病花, 每4~7天用80%的代森锰锌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和浇灌土壤 。

萎蔫病主要感染根状茎, 使之变为紫色, 输导组织变为粉红紫色, 也可扩展至假鳞茎和根 。 由于导管堵塞使叶变灰色、植株枯萎而死亡 。

防治办法:清除病株和带菌的土壤, 用50%克菌丹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、浸泡或浇灌土壤 。 亦可用0.5%福尔马林液 。

花腐病感染初期在花被片上出现淡褐色、非常小的水渍斑点, 然后斑点变大并使整个花腐烂, 但病害仅局限于花朵上, 所以又称花斑病或花褐腐病 。 在湿度过高、通风不好、夜间温度太高的环境中容易感染此病 。

防治方法:开花前如发现天气骤然降温, 应立即减少室内湿度, 并喷洒50%的多菌灵500倍液或1%石硫合剂来预防花腐病的发生, 其它杀真菌药也可用, 但不可用克菌丹等伤花的药物 。
【【防治】卡特兰病虫害防治】

    推荐阅读